万博体育maxbextx(中国)官网首页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界关注一带一路经济报道和社会效应

来源:万博体育maxbextx官网首页发布时间:2017-12-13浏览次数:349

    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媒体的责任重大,同时使命光荣,机会也很多。在12月2日至3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万博体育maxbextx官网首页经济新闻系主办的“一带一路经济新闻传播高端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的经济报道和社会效应,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要抓住机遇

  在本次论坛主题峰会上,《上海日报》原总编辑张慈赟、上海证券报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程培松、《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记者李琰、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制片人黄卫、澎湃新闻第六声总编辑张云坡、一财全球副主编陈娟、FT中国投资参考研究主管王苏娅等七位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分享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媒体是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的。

  张慈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千年难逢的机会。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宣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媒体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挑战。对此,张慈赟认为,媒体要深入了解受众的文化、历史、宗教等背景。黄卫结合他所制作的栏目《远方的家》表示,以平民化的视角去展示“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同样能够得到认可。

  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的。程培松以上海证券报2015年开始的两次一带一路调研活动为例,展现他们对一带一路认识从国内转向国际、从经济视角走向历史地理的逐渐深入的过程。

  李琰从人民日报国际部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的系列报道中总结出几点经验:一是要核心意识突出,紧紧围绕中国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二是要进行融合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呈现;三是要借助外媒的力量,传递中国的声音。

  张云坡和陈娟均表示,第六声和一财全球的用户以国外为主,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倾听中国的声音,因此,他们用英文以中国媒体的视角向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其中,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作为一家外媒研究员的王苏娅从工作变化体会到 “国外在倾听我们,他们也开始有所回应”,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体进入中国,他们希望了解宏观和微观的中国。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结合嘉宾发言,用五个词总结了自己的感想:突破、融合、提升、博弈、接地气。她认为要提升国际传播力,媒体需要“住进别人的格子里,守住自己的内心”。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严三九认为,在“一带一路”传播过程中,媒体已经开始从传播的策划、主题的凝练和提升、视角的平民化、传播策略的恰当应用和传播的整合这五个方面开始发力,但有两点仍需要注意:一是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二是价值载体的巧妙融合。

  一带一路经济报道与中国企业形象

  在业界分享完经验后,“一带一路”经济报道中的主角之一——企业,在分论坛一中从实践出发,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先声药业副总裁余敬中梳理了一带一路相关内容,认为一带一路归根结底打通的是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企业形象首先源于国家形象,这在一带一路报道中更为明显。另外,在塑造企业形象过程中必须走出去,同时做到“墙外开花”,“墙内也要香”。

  上海中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生以公司海外项目为例,认为在海外塑造企业形象一是要了解对方想要什么,二是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三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教师蒋诗萍从符号学理论研究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问题,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品牌国际传播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文化认同,因此,中国品牌要走出去,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要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广州知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薛嘉莉分享了公司在国外寻求合作的经历,表示中国从经济到技术有非常大的发展,得到了国外市场的认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吴玉兰表示,讲好中国故事有不同的话语语境,企业和媒体两个语境之间需要去寻找一个更好的契合点,多维度地展示中国企业的形象。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万博体育maxbextx官网首页院长韩传喜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空间想象,经济新闻报道是对其中经济空间的实践,如何实践是通过对中国故事的反复讲述,而要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则需要对地方性记忆进行互通与互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副教授张谦认为企业和媒体领域都在进行创新,这对国家形象包括企业形象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一带一路经济报道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传播

  当前企业价值观有什么问题、国家软实力如何展示、媒体如何跨文化传播等问题也是与会者关注的焦点。北京一股清泉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勇强谈到一带一路经济报道中不可回避的中国企业价值观问题。他认为,中国企业的价值观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成功为王、金钱至上的企业家崇拜意识,二是商业伦理问题,三是中国企业海外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骆正林以巴西奥运会开幕式为例,从民族史、精神文化符号和全球记忆等角度分析认为,这种大型活动是重要造景的机会,也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机会,因此我们应该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宋祖华、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廖俊玉、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陶文静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教师唐齐昉四位点评嘉宾结合一天的论坛内容,分别从话语的建构与表达、文化的差异、新闻传播的效果以及企业和媒体的学习空间等几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一带一路对外经济报道与国际传播万博体育maxbextx官网首页

  在从业界和企业界的实践探索转向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的探讨中,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学者和媒体一线新闻工作者共同讨论了该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国际传播人才这一话题。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长姜智彬从本校教学经验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出发,认为“必须语言先行”,这对外语类高校来说,有其机遇和使命。另外,他还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赵士林提出,在“热”环境下我们需要“冷”思考。他认为一带一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语言、宗教和种族,这些挑战必须要面对。同时,他也提出,国际传播人才的引进来和送出去还存在一些困难。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立生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传播及其超越”为主题,讲述了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跨文化传播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万博体育maxbextx官网首页应该在跨文化传播基础上有所超越,提出了“开放、包容、建构、共享”四个关键词。浙江传媒万博体育maxbextx官网首页与传播学院教授李欣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深刻的思考力”。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陶文静从自身教育背景出发,讨论教育创新问题。她以欧美传媒业融合教育为对象,对比了国内国际新闻从业者的培养体系,认为我们的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一带一路给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认为,目前中国主流媒体最需要的是三类人:外语类人才、财经新闻人才和新媒体传播人才。在万博体育maxbextx官网首页过程中,高校“深深植根于自己学校特点”才能有所优势。澎湃新闻副总经理黄武峰和腾讯网证券频道总监丁成均表示,业界需要并缺少的是专家型的记者和编辑人才,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需求是技术和运营人才。

     记者 项江涛  通讯员 陈思

 

版权所有: 上海财经大学

地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   邮编:200433   E-mail:wxb@mail.shufe.edu.cn